“史上最严”船用油新标出台

来源:中国证券网
2015-12-10
1211

  交通运输部近日发布了被冠以“史上最严”的船用油硫含量控制标准。安迅思分析师徐婷称,该标准在有效控制大气污染的同时,也将大大提高船用油供应企业的生产成本以及航运业的燃料成本,从而引发未来船供油行业的洗牌。

  交通运输部近日下发了《珠三角、长三角、环渤海(京津冀)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》(简称“方案”),方案中设立了珠三角、长三角、环渤海(京津冀)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,确定排放控制区内的核心港口区域,并规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到2019年1月1日,逐步实现船舶进入排放控制区使用硫含量不高于0.5%的燃油。

  据安迅思调研,目前内贸船用燃料油中90%的指标不符合含硫0.5%以下的标准,大多数含硫量在1%-2%之间。而参考目前两者之间的主要调油料——渣油价差在400元/吨左右对比,按照渣油掺比50%来算,高低硫船用燃料油的调油成本至少相差200元/吨。而目前调油商利润不足100元/吨。这意味着,方案的实施将把调油商或船用油供应商推向大幅亏损的境地。而即使增加的成本可以部分转移至下游买家——船东,但萧条的航运业前景,也很可能只会将船东也拖入洗牌的行列。

  安迅思从国内多家调油商处获悉,目前内贸混调船用燃料油的部分原料已控制在低硫范围内,生产或调和供应含硫在0.5%以下的船用油并非难事,但航运业的不景气以及先前政策的宽松,使得市场优先是选择价格更低的船用油。其中,有东北地区某民营调油商向安迅思表示:“我们的含硫量指标可以达到0.5%以下,但成本偏高,且价格走高后船东又不能接受,销售困难,所以市场上大多为含硫1%-2%的船用燃料油。”

  但也有华东中石化燃料油销售公司某经理对此方案持另外的看法,“0.5%以下含硫量指标的确较为严苛,或许可以成为我们申请为重质混调燃料油减税的又一依据。”

  在新能源LNG替代方面,上述船运公司高层人士表示:“现有船舶改造加注LNG替代船用燃油是几乎不可能的,改造成本和技术层面短期内都无法改变,即使国家有补贴也不会考虑的。除非是新造船舶可以考虑使用LNG-燃料油双动力。”

  但从另外一些行业人士了解,他们对于新政策对于行业的冲击还持怀疑的态度。“如何判定船舶正在使用硫含量多少的燃料?即如何追踪监测船东的实际用油情况。监管的难度似乎是个不小的问题。”

TOP